為迎合家長、市場需求,大部分幼兒園“不得不”開設小學化的課程,然而提前學習小學化知識的方式實際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作為幼兒教育者,我們都清楚幼兒的學習特點是:直觀感知、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是基于直接經驗的學習,并且3-6 歲的孩子對有趣的、鮮明的、直觀的、具體形象的東西感興趣,他們會在游戲中會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更多能力的提升。幼兒園階段,幼兒思維發展處于動作思維和形象表征思維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是為幼兒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作奠基,是一個準備的過程,并不是提前學習。
作為國內首家成功實踐德培(DAP)教育的幼教示范單位和年度最具影響力兒童教育品牌,京華合木在對待家長一系列的不解和疑惑,建立有效的信賴溝通和“家園共育”,其適宜性教育、體驗式教學得到全國幼兒的正面反饋和家長的肯定。因此,在面對家長“要讓孩子提早學習”“為什么總讓孩子做游戲”的要求和疑問時,建議我們專業的幼兒教育機構、幼兒教師,不妨從真正適宜孩子成長和長遠發展角度,給予家長專業、正確地引導,讓家長了解這種“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化的硬性知識”的做法,既犧牲了孩子全面發展的機會,又扼殺孩子自主性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因為提前教育會讓孩子珍貴的童年時間浪費在機械記憶上,降低“讓孩子能終生受益”的品質,比如與同伴合作交往的技巧、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能力、動手操作的經驗等等,而這些恰恰是對孩子一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方面。
其次,要讓家長認識到過早的知識傳授、過高的學習目標、過多的負面暗示等也都會導致孩子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對學習失去興趣、動機和自信心,這對孩子后繼、長遠的學習十分有危害。所以,對幼兒來說在自己的體驗、一手經驗下認識世界,培養興趣、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能力才是重中之重要關心的。并且“提前學習”產生的即時效應也難長時間維持。因為幼兒這一階段的生理規律決定他們并不能記住“強制灌輸”的硬性的知識內容,而游戲體驗是一種積極的情緒,事實也證明孩子體驗積極情緒越多,將來人格越健全。總起來說,提前學習是以犧牲孩子學習的興趣、長遠的發展為代價的。而學前教育要為孩子的終生的、長遠的發展奠基,決不能急功近利。
再者,試著與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園溝通”,讓家長明白對于孩子的學習與發展不能急于求成,一定是水到渠成的。在具體的家庭教育中,家長最好不勉強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如果想讓孩子嘗試某一事情,家長可以讓事情變得有趣、有互動性,比如做成他感興趣的游戲形式;多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手腦并用,比如說玩一玩,摸一摸,做一做;多幫助孩子去嘗試建立活動“時間表”,這些都可也幫助孩子建立自主安排管理時間和先后次序的習慣,這些都能影響孩子今后學習、工作與生活。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