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途牛發布了截止到9月30日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凈收入同比增長了35.7%,達到了40億元人民幣,但是仍然掩蓋不了巨大的凈虧損數額,三季度凈虧損為5.71億元人民幣。從公開財報數據來算,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三季度,途牛總共虧損額度達到24.5億多元。對比競爭對手攜程合并之后在三季度宣布實現盈利的去哪兒網,途牛的持續巨額虧損令人矚目。
一直以來,途牛采取的是低價路線,采用補貼模式,用錢砸市場,然而燒錢模式卻難以為繼。途牛的低價戰略在短時間內確實收到了較大成效,但與此相對應的服務卻降低了用戶體驗,影響到了自身品牌的口碑。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用戶更關注于個性化旅游、服務體驗,這對于途牛而言卻是短板。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旅游這樣的低頻消費來說,用錢并不能砸出忠誠度,也砸不出復購率,只有服務體驗上去了才能增加用戶黏性。
盡管現在途牛開始注重復購率等指標的考核,但是低價路線不改,要將目前的低利潤率提高實屬不易;但一旦大幅度提高產品單價,對于沖著途牛低價而來的用戶將面臨流失,如果交易量和交易頻次下降,途牛一樣也不好過。
途牛旅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于敦德也表示,“(途牛的)轉化率和用戶黏性也隨著產品品類的擴展和產品豐富度的增加而不斷提升,本季度老客對交易額的貢獻達到了45.7%。”
此外,途牛的巨額虧損與高企的營銷費用有很大關系。此前,途牛在產品營銷、品牌宣傳上的投入驚人,比如請明星“雙代言”、成立自己的影視公司拍攝制作旅游類的網絡節目。但在業界看來,通過營銷廣告+低價策略,短時間從市場對手那里搶來客戶,這種“營銷型公司”的打法不能持久。不過,可以看到,第三季度減少了在電視廣告等品牌營銷上的投入,銷售和市場營銷費用環比下降了19.8%,但是支出仍舊達到4.99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7.9%。
據途牛內部人士透露,途牛在有意識地減少品牌營銷的費用,因為途牛高層認為品牌的影響力及辨識度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因此接下來考慮的會是盈利問題。
按照于敦德的說法,途牛實現盈利的邏輯是,通過提供更高利潤的差異化產品,以及給會員提供增值服務,使會員重復消費。
值得注意的是,途牛還存在創新與技術能力不足。進入2016年,攜程非常注重創新,攜程CEO梁建章全力推動在技術、產品、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持續發布新產品,在第二季度的產品開發費用就投入17億元。而途牛的研究與產品開發費用僅1.4億元,相差巨大。
與此同時,我國旅游市場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前景。據國家旅游局發布消息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旅游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國內旅游22.3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47%;上半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25萬億元,增長12.4%。而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自2009年起,中國在線旅游用戶持續穩定增長,截至2016年上半年,中國在線旅游用戶已達2.64億人,增長率為1.54%。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在線旅游市場規模將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在加大市場投入的同時,未來企業戰略性虧損仍會繼續,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創新盈利模式、推進產業鏈整合將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旅游行業政策,旨在促進旅游市場消費,推動市場發展。業界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市場規模可突破萬億元,在線旅游也成為旅游行業的新興力量,在未來前景上尚有巨大的盈利潛力。
重慶將設溫泉旅游日 做響“世界溫泉之都”(2019-10-26)
在那個說走就走的年紀,沒有網絡依舊暴走的桂林(2019-10-26)
上海迪士尼“雙十一”預售66.66萬元套餐,有人買單嗎?(2019-10-26)
太空旅游第一股最快周一問世!維珍銀河將“借殼”登陸紐交所(2019-10-26)
先“賣子”后跨界 三特索道忙自救(2019-08-30)
2022年5A級國有景區將全面實行門票預約制度(2019-08-30)
中國旅游團在日本遭地接“甩團”(2019-08-30)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