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產業帶動
凸顯“天府文化源頭”魅力
“都江堰市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要推進新經濟發展,必然要以綠色經濟為突破口,文化旅游產業將迎來大發展!”中國消費經濟學學會會長、成都市社科聯主席楊繼瑞如是說。
的確,現在到都江堰市,可以真切感受到文化旅游產業的熱度。著眼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變,引進萬達文化旅游城、青城山國際旅游度假區等重大項目12個,藍光水果俠主題世界、安緹縵國際旅游度假區等休閑娛樂項目投入運營,近三年實現旅游產業投資283.74億元,2016年接待游客2242.76萬人次,占成都總量的10%。
在一系列文化旅游產業帶動下,讓都江堰“天府文化源頭”的魅力凸顯。而文化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更是一舉提升了都江堰天府文化的品牌。在此次旅游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諸多文化旅游產業項目成為亮點。
比如,對靈巖山進行開發打造。靈巖山國際禪文化旅游區項目,計劃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項目依托靈巖山“釋、道、儒”三教并存的歷史文化,打造以禪文化為核心的文化旅游體驗區。又如言幾又江南憶書院項目,擬在龍池鎮江南憶莊園建設言幾又書院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還有成都演藝集團合作項目,計劃投資2億元人民幣,以古蜀文化為支撐,以都江堰和青城山文化與旅游資源為依托,聯合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企業,打造國內專業的文化創意產業平臺。
旅游發展擁抱新經濟
優化延伸高端旅游產業鏈
都江堰市積極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優化產業功能分區,提出把握新經濟機遇,有效整合旅游資源,優化延伸高端旅游產業鏈,重塑旅游產業生態圈。
都江堰一直致力于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重點是招引建設品牌酒店,青城六善等23家品質度假酒店建成運營,引進康萊德等2個國際品牌酒店、四川新華出版創作中心等8個文創項目,灌縣古城幸福路特色街區開街營業。
整合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重塑旅游產業生態圈,是都江堰“國際生態旅游名城”建設的重要內容。無論是田園綜合體項目,還是其他綠色產業項目,生態都被放在了首位。促進農旅融合發展,該市啟動建設玫瑰花溪谷等12個農業景觀項目,推出36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發展星級鄉村酒店46家、主題農莊10家。同時,加快工業適旅轉型,注重為旅游業補鏈強鏈,引進丹夫食品等項目18個,綠色食品等適旅型工業產業正在興起。
產業領袖論道都江堰
儀式同步舉行的沙龍中,中國消費經濟學學會會長、成都市社科聯主席楊繼瑞,著名建筑師、文化學者劉家琨,成都大學旅游文化產業學院院長諸丹,成都萬達城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聶和平等也對都江堰未來旅游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劉家琨說:“都江堰已經是個世界性的旅游平臺了,是我推薦給國際友人的旅游起點。提煉出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讓海內外友人一看到就想起都江堰。”“都江堰在旅游創新發展方面已經邁出了一大步。”諸丹說,“都江堰通過簽約,把世界上最先進的理念、旅游產品、旅游新業態等新經濟的東西匯集到一起,體現了其視野的高度。現在通過多業態、文創文旅項目的簽約,豐富了產品,形成體系。”都江堰加速構建多形態的立體交通網絡,讓聶和平印象深刻:“成灌動車的公交化運行、 規劃中的溫江到都江堰的地鐵、都江堰M-TR旅游客運專線把整個都江堰和成都連接起來。”
正如專家們所言,這座世界雙遺之城,以建設“國際生態旅游名城”為目標,圍繞“雙心兩區”全域空間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具有都江堰特質、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開足馬力努力打造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綠色發展示范區。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