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衛風》
解析:
淇河悠悠日夜流淌,檜木船槳蕩著柏木舟。駕車出游四處閑逛,借以消遣來解鄉愁。鶴壁文化旅游資源很豐富,應打造“沒事去鶴壁看看”的概念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高鵬李江瑞
到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鶴壁的淇河邊去休閑旅游,已是很多豫北人每年的固定節目。從轄區面積和經濟總量來說,鶴壁無疑是相對較小的地市,但鶴壁擁有的文化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在專家看來,鶴壁的現代旅游尤其是“一河三山”極有潛力。
淇河畔成游玩好去處
每年天氣暖和的時候,開車去淇河邊游玩一兩次,幾乎成了魏兵一家人的規矩。到淇河邊可以找個安全的地方燒烤,也可以嘗嘗沿岸的農家飯。總之,春天和秋天去淇河邊,真是放松的好去處。
魏兵家在安陽,開車走京港澳高速,一個小時就能到鶴壁。魏兵說,像他們家這樣開車到淇河邊休閑放松的,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就有很多,“好幾次都遇到了堵車,從車牌號上來看,有鶴壁當地的,也有很多安陽和濮陽的。”
對于鶴壁的旅游,魏兵認為雖然來此休閑旅游的體驗不錯,但從旅游業發展來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中鶴壁旅游的宣傳力度就顯得不夠,到鶴壁休閑游玩的更多是周邊地市的人,但鶴壁有高鐵站,完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
旅游資源開發力度不夠大
河南省旅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毅兵認為,鶴壁本身的文化資源很豐富,但過去宣傳得不夠,旅游資源的開發力度在全省來說也不是太大,以觀光游為主。
“這兩年鶴壁旅游業發展的勢頭不錯,可以在文化內涵挖掘方面下功夫,并和現在新的旅游趨勢結合,開發讓旅游者深度體驗的項目。比如每年的浚縣廟會,可以圍繞其做一些相關的旅游項目。”張毅兵說。
可重點打造“一河三山”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提到,鶴壁的浚縣廟會、淇河“都是很有文化底蘊的”。
他說,“鶴壁”兩個字和歷史沒有太多的關聯,但這片土地卻很有歷史,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只是目前“沒事去鶴壁看看”這個概念還沒打造出來。
馮德顯建議,鶴壁可重點抓好打造一河三山(淇河、云夢山、大伾山、浮丘山)這項工作,各自按照文化、軍事、民俗宗教文化的特色去打造,“比如,淇河兩岸就可以與《詩經》相結合,云夢山可以與鬼故事、鬼故里相結合。”
發表評論
提示:請先登錄再進行評論,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