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游 > 度假休閑 > 正文標題
大型公立醫院特需病房是主要承接者
劉中民介紹,目前上海醫療旅游的資源基本來自各家大型公立醫院的特需病房,這些資源是醫院本來就有的、針對特殊患者的部分。而國務院2009年公布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出,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在國內的公立醫院,也基本遵守10%的界限。
“以上海市東方醫院的特需服務資源為例,其利用率遠未飽和,完全有能力接待更多海外患者。”在劉中民看來,這類擔心為時過早,剛誕生的中國醫療旅游需要操心的,依舊是“客源問題”。醫院接納醫療旅游,可創造更多的利潤,反哺醫院的公益基礎醫療服務。
來自上海市醫療旅游產品開發和推廣平臺的數據表明:以中國為醫療旅游目的地的客戶,以北美等國的中產階級為主,有以下四個特征:第一,其疾病在本國治療花費在6000美元以上;第二,治療周期在2周-4周,符合旅游簽證的有效期;第三,非急診病人;第四,美國不開展的項目。東方醫院國際部主任茅凱黎介紹說,目前在上海,旅游醫療開設的項目包括心臟搭橋手術、質子刀治療、伽馬刀治療、干細胞治療、骨科、牙科、整形美容等西醫手術治療以及中醫等。但實際上,目前每年專程來上海進行醫療旅游的病患不到200人。而“十三五”期間,上海要打造成為亞洲醫療中心之一,這個數字讓人汗顏。
民營醫院尚難承擔醫療旅游任務
中國的醫療旅游是否可以讓民營醫院作為主力?劉中民表示,這個設想在現實環境中尚無法實現。他說,國外高層次醫療服務基本都由民營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而從當前國內政策環境而言,政府也希望民營醫療機構和中外合作醫療機構能夠承擔起高層次醫療服務,從而與公立醫療機構形成分工,滿足包括醫療旅游在內的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要。
然而現實卻是,民營醫療機構太弱,中外合資醫療機構太小,又陷誠信危機。無論是基本醫療服務,還是高層次醫療服務,民營醫療機構和中外合資醫療機構都面臨公立醫療機構強大技術的競爭,無奈地成為公立醫療機構的“有益補充”。“要吸引海外患者,首先要有一定的規模、技術和服務能力,以及公信力,而國內民營醫院,顯然還沒有滿足這些條件。”劉中民強調。
■名詞解釋 醫療旅游
醫療旅游指人們因定居地的醫療服務太昂貴或不太完善,從而轉向國外尋求相宜的醫療保健服務,并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發展而成的一種新產業。按照世界旅游組織的定義,醫療旅游是以醫療護理、疾病與健康、康復與休養為主題的旅游服務。如今,醫療旅游已逐漸成為一項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