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的地 > 景區 > 正文標題
2011年4月8日開始動工、總投資340億元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將于今年6月16日迎來開園。然而隨著被吐槽消費高,設施出現狀況等問題的爆出,加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公開場合喊話并不看好迪士尼的前景和財務狀況,讓業界翹首以盼的“米老鼠”經濟體再次陷入輿論的漩渦。
與此同時,《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米老鼠熱潮的帶動下,各地主題公園都在加速開建,蜂擁而至的資本都試圖在“體驗經濟”熱潮中分杯羹。迪士尼之外,環球影城、派拉蒙、六旗、樂高等國際主題公園品牌進入中國。據統計,僅2015年計劃開業的主題樂園項目就有21家。再加上華東區域原本就盤踞著的中華恐龍園、歡樂谷、方特等十多家大型主題樂園,長三角主題樂園大戰一觸即發。
競爭幾近白熱化
米老鼠經濟不容小覷,對于長三角的各主題公園來說,今年是具有分水嶺意味的“迪士尼年”。長三角的主題公園競爭幾近白熱化。
由于擁有強大的品牌效應,迪士尼在開設主題公園時處于強勢地位,每個落戶海外的迪士尼樂園都有多個城市爭搶,頗類似申辦奧運會。根據統計,香港為了爭取迪士尼落戶,當年的總投入超過36億美元。
另一邊,劍指旅游產業的王健林亦是躊躇滿志,直言無錫萬達城未來要超過上海迪士尼。在萬達集團2015年會上,王健林表示,今年萬達文化旅游城要落戶1至2個發達國家,而且是輕資產模式。現在項目已基本確認。全世界除了美國的迪士尼,還沒有其他國家的重大文化產品能向全球出口。迪士尼做了半個多世紀,全部項目加起來沒到兩位數。萬達城品牌一定要超越迪士尼,走遍全世界。“上海迪士尼今年開業,一個項目前后花了20年時間,成本不知增加多少。無錫和廣州兩個萬達城一定要做好,在旅游人次、收入兩項核心指標上超過迪士尼,廣州萬達城要超過香港迪士尼,無錫萬達城要超過上海迪士尼。”
“迪士尼不信中國有萬達,實在不應該來,因為我們有一個戰略是好虎架不住群狼。上海只有一個迪士尼,萬達城在全國其他地方開了15到20個。這個樂園跟另外一個樂園完全不同的業態,不斷地創新,室內室外結合。”王健林表示。
面對上海迪士尼刮起的“米老鼠”風潮,常州恐龍園負責人許曉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出“開門迎勁敵”的態度。許曉音說:“和高手過招,是倒逼自身精益求精做強做大。去年,我國旅游業投資過萬億,其中半數份額集中在主題公園領域。業界表示,不斷創新和高投入是主題公園的兩大特點,迪士尼的進入,對于全行業是利好,不僅壯大了行業,其標桿效應將助推本土主題公園發展水平。”
面對迪士尼的到來,常州恐龍園已經“走出家門”,在蘭州參與 “西部恐龍園”的開發與運營;從而邁開 “全國化戰略”的步伐。
在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趙曉馬分析看來,迪士尼的出現無疑會影響長三角游樂園市場的競爭格局,但相對于區域內其他頗具影響力的樂園如常州恐龍園、歡樂谷等,迪士尼主打文化牌,同時也定位中高端消費者,價格的差異長期來看可能會導致消費者的分流,在最初的入園熱潮過后,迪士尼可能吸引的更多的是高消費人群。初期來看迪士尼的出現可能會使其他樂園的人流降低,甚至是“虹吸現象”。但長期來說,迪士尼對于長三角游客總量的增加做出的貢獻反而有可能促進其他優質游樂園的出現和發展。
迪士尼之憂
日前,王健林公開表示:“我曾經說過,迪士尼只是一個室外樂園,有它的優勢,就是IP比較多,反過來成為一個包袱,只會就原來IP產品做擴張,很少研究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東西。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在上海完全做室外游樂項目,我個人覺得,氣候不是那么有優勢,夏天雨多,梅雨期幾十天,冬天也比較冷。現在已經不是看米老鼠、唐老鴨為之瘋狂的年代了,完全克隆以前的IP形象,克隆以前的產品,沒有更多的創新。”
在業內觀察人士看來,主題樂園的發展也有中國國情:迪士尼的發展是先有米老鼠的形象,再有內容,有動畫片,然后是樂園體驗,最后靠衍生出的商品與文化盈利,然而這條道路在中國卻難走通。常州恐龍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波談及迪士尼進入中國表示:“中國動漫產業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好的形象作品可能因知識產權保護不足而不能走得更遠。因此我們先做園再做動畫片,以內容夯實體驗基礎,最后延展主題公園價值鏈,從單一恐龍園到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當然,在業界看來,迪士尼發展還面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高昂的成本。上海迪士尼花費55億元,在王健林看來,這么高的成本,斷定只能采取高價格來維持財務平衡,高價格會流失客戶。
已經完成內測體驗的李莫(化名)表示,上海迪士尼試運營期間很多設施會出現狀況,并且園區接待能力有待提升,很多項目排隊都要1小時以上。
不僅如此,消費偏高也是樂園被吐槽的重點。據估算,一個三口之家的迪士尼一日游至少需要2600元(包括門票、三餐和購物費用),而兩日游則需6000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上海迪士尼樂園提供平日票和高峰日票。平日票為370元,高峰日為499元。盛大開幕期(2016年6月16日至30日)為499元。兒童、老年人和殘障游客購買門票可享受7.5折特別優惠,嬰幼兒可免票入園。購買兩日聯票可享有總價9.5折的優惠。也就是說,常規門票價格為370元(非周末)。
對于上海迪士尼園區內測期間被吐槽“消費高”“排隊時間長”等一系列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數度聯系公司方面相關媒介負責人,5月23日該公司一位沈姓負責人回應表示,公司目前上下正在為6月份開園做準備,在這之前不接受媒體采訪。
此前,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公共事務部副總裁王凱5月19日在滬回應稱,迪士尼的目標人群是針對所有中國游客,不會區分游客收入,其中“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平日票價是全球所有迪士尼神奇王國風格的主題樂園中最低的。”
趙曉馬表示,從全球的迪士尼樂園的定價來看,迪士尼園內的消費其實是相對一致的。比如:門票方面,巴黎迪士尼平日票價為59歐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50元左右,與上海迪士尼的平日票價維持差不多的水平;餐飲方面,上海迪士尼套餐大約為10到20歐的,相較巴黎迪士尼三四十歐元的套餐來說,上海迪士尼園內的餐飲消費還便宜了一些。迪士尼本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品牌文娛消費場所,相對本土文娛場所來說,存在溢價應該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現象。消費者也應該作好相應的心理準備。
之所以上海迪士尼樂園的消費水平較貴,超出部分游客的心理預期,CIC灼識咨詢認為,是因為中國絕大多數地區的消費水平與包括法國在內的迪士尼樂園度假區所在地區的經濟和消費能力相距甚遠,中國2015年的人均GDP約為7989.7美元,而法國的人均GDP在2015年達到了37675.0美元,即便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人均GDP也僅約為1.5萬美元,不到法國人均GDP的一半。全球其他5座迪士尼樂園開幕的時候,所在地的人均收入水平同比已經超過這個水平。這樣來看,上海迪士尼的消費水平確實偏“高”了。
“上海迪士尼也是迪士尼在發展中國家開園的第一座迪士尼樂園,消費者如果對園內消費水平有比較高的評價也屬正常。”趙曉馬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迪士尼在世界有著頗高的行業影響力,但并不是所有的迪士尼樂園的運營都跟我們想象的一樣樂觀。其中香港迪士尼盡管天天爆滿,也難逃多年虧損的厄運。
據了解,香港迪士尼樂園于2005年開園后持續多年虧損,直到2012年才首次實現盈利。隨后2015年再次陷入虧損,當年虧1.48億港元;營業收入51.14億港元,也較上年明顯下跌。在分析人士看來,香港迪士尼賬面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巨額投資帶來的折舊費用與財務成本,近兩年內地赴港游客減少,則直接影響了香港迪士尼的收入。
當然,迪士尼公司的收入則相當多元化,并不完全依賴迪士尼樂園。2015年迪士尼公司的收入構成中,位居榜首的是電視和網絡業務,占比超過44%;主題公園與度假村位居第二,占比約30%;其后是電影和娛樂,占比約14%;剩下為消費品等業務。
對于上海迪士尼對長三角主題公園帶來的影響,旅游行業分析師王家棟認為,迪士尼無疑會帶來“鲇魚效應”—— 一條鲇魚攪動了一眾小魚的生存環境,也激活了小魚們的求生能力。未來幾年我國主題公園相互之間、各大區域之間的競爭會愈演愈烈,會有大的“洗牌”。主題公園的競爭已不是單體園區的競爭,而是以集團方式構建內部產業鏈和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0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作為行業領先的旅游商業和科技媒體,《文旅界》致力于以獨立的新聞態度,挖掘和報道旅游行業的重要事件,以及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模式和新科技,為旅游業者提供專業、及時、深度的旅游信息服務。
無論您是:投放在線廣告、企業招聘、尋求報道、還是投稿爆料、加入評論員,歡迎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0592-6532122
wangjing@cncn.net
欣欣旅行社同業社群招募中,勾搭小編微信號:cncn4021入社群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5 智旅數文 cncn.net 閩ICP備11015723號-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