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紅木博物館于2009年7月奠基,10月開工建設,占地11.75畝,投資1.06億元,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是山東省內紅木專業賣場面積最大、檔次最高的大型家具商場,于2011年9月23日正式營業。負一樓為紅木家具平
自怡園原名南松園,舊址在濰坊市濰城區西郊小于河村,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光緒末割裂為田。新建的自怡園,于1991年11月在濰城區西關苗圃動工,歷時2年又11個月建成并對外開放。占地7.9公頃。園內既復建過去的山、湖、亭、廊,
臨清文化中心位于山東臨清溫泉路以南,大劇院以東,曙光路以西,濟津河以北,規劃占地面積8.71公頃,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臨清文化中心由規劃展覽館、文化館、博物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季羨林先生紀念館、張彥青藝術館六館組
臨沭石門鎮西南部沭河古道邊的岱澗地區至蛟龍湖一帶分布著國內獨有、世界罕見的紅石礫巖地質景觀帶,有的如丘嶺起伏,有的壁立懸崖,造型別致,巍巍壯觀,客觀形象地反映了白堊紀地質恐龍時代的景觀風貌和原始狀態,總面積達150平方公
大宗村風景區位于山東省滕州市西南部張汪鎮境內,東距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4公里,西距微山湖6公里,南距京杭大運河4公里。現有農戶860家,人口3500人,村莊總面積2133344平方米,居住面積390000平方米,農田1
打漁張引黃灌區位于山東省北部黃河右岸。引黃閘本來設計在打漁張村附近,但由于后期論證后,建于現在位置,但命名還是以之前的打漁張引黃閘命名。1956年建成。因黃河河底抬高,1981年在原引水閘后新建引水閘1座。規模設計流量1
古阿井,又稱阿膠井,在陽谷縣阿城鎮西北2公里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東阿縣故城’大城北門內西側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七丈,歲常煮膠以供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井深數丈,以青磚砌就,井口以長方
鬼谷子文化旅游區西鄰沂蒙山主峰龜蒙頂,北依云蒙峰,東靠三柱峰,總面積40多平方公里,群峰環抱。這里是鬼谷子智慧文化的發祥地,也是全國三大寫生創作基地之一。兩千年前,道家智慧老祖鬼谷子避世云蒙山下,參悟大道妙諦,設壇授徒,
武氏祠為漢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縣紙紡鎮武宅山村北,始建于東漢桓、靈時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筑物,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是我國保存完整的漢代石刻藝術珍品。現存石闕、石獅各一對,石碑兩塊,祠堂石刻構件四組40
雞鳴島一日游每周一,三,五,日發團,咨詢電話0631-526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