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口鎮南嵬石村位于龍山風景區境內,先后獲得市級生態文明村、省級衛生村、省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南嵬石村利用村域內龍山風景區獨特的旅游資源,注重做好做實發展生態旅游這篇文章。一是加強荒山綠化,改善生態環境。加大投入,實行大
顏子林位于曲阜城東11公里的防山之南,是孔子弟子顏回及其后裔的墓地。天資聰穎的顏回,一生清貧,但求學之心甚堅,很受孔子喜愛。只可惜天妒英才,32歲即英年早逝,葬于防山之南,后其子孫皆歸葬于此,多代以下遂成現占地180余畝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81年出生于陽都故城。約公元193年,諸葛亮13歲時隨叔夫諸葛玄去豫章,15歲時隨叔夫依附劉表,開始了在荊州“躬耕隴畝”的生活,歷時12年。后被劉備請出山
顏翰博府 (1)位置:曲阜市魯城街道顏廟街路北顏廟東鄰。 (2)保護范圍:南至顏廟街北沿,東至顏翰博府夾道,北至明故城墻根,西至顏廟東墻。 (3)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緣線向東、向南各50米,北至護城河,西至顏廟東墻。
大禹治水群雕像位于京臺高速禹城出口正對面,2013年(群雕像長20.13米),勤勞樸實的52萬禹城人民(群雕像寬5.2米),在990平方公里大地上(平臺面積990平方米),修建了象征大禹治水13年(群雕像高13米)、三過
蘭家遺址位于濱城區大營蘭村,總面積達12.5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度2.5米以上,以商周時期為主,間有龍山文化及漢以后的遺物,出土文物有斛、爵、豆、骨錐、石鐮、石刀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劍門蜀道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劍門關為核心,北起陜西寧強,南到成都,全長450公里。劍門蜀道沿線三國文化深厚,龐統、蔣琬、姜維、鄧艾、馬超、鮑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劍門蜀道沿線古跡眾多,三星堆遺址、德陽文廟、昭
王曰高墓在信發街道北八里莊村西南半里處。整個墓地占地十余畝,遍植松柏等樹。王曰高(?~1678)?字登儒,號北山。茌平縣北八里村人。自幼聰敏,7歲能文,10歲執父喪如成人,清順治3年中舉人,165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后
莊里村炎帝陵,俗稱“皇墳”。陵后有廟,謂之五谷廟。炎帝的陵墓,在軒轅氏黃帝時就已經有了,封參盧于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五谷廟創建年代不詳,最遲在宋代時早已有之。該廟坐北面南,建筑規模宏大,周有城墻,分為上下兩院,在
牙山國家森林公園所在的牙山主峰位于棲霞城區東南22、5公里處,海拔805.8米,是膠東半島著名高山之一,因其主峰巨石聳立,形如鋸齒,故稱“鋸齒牙山”,簡稱“牙山”。牙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10140公頃,森林覆蓋率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