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龍諾鄧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城西北面的山谷中。由于自唐代南詔時期1000多年以來"諾鄧"村名一直沒有改變,因此被稱為"千年白族村"。
三游洞風景區位于西陵峽外,距宜昌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兩個典故,唐代詩人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個人曾一同游過此洞,人稱"前三游";到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一同來游過此洞,人稱為"后三游"。三游洞風景區內主
海源閣位于山東聊城光岳樓南萬壽觀街路北楊氏宅院內,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進士楊以增所建。歷經四代人悉心相守,總計藏書四千余種,二十二萬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萬卷。凝聚著中國古代漢
鄉村旅游 (山東最美鄉村) 龍山街道辦事處位于章丘市西部,是“省級重點文化產業單位”、“省級特色農業產業單位”,龍山文化發源地。中華史前文化大致經過西河、北辛、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五個階段,其中的兩個即西河和龍山文化,
安丘市柘山鎮薛家莊村位于柘山鎮西南部,地處山區丘陵地帶,現在村有420戶,人口1536人。該村文化歷史悠久,薛家莊村明朝中末從沂南浦暀鎮四十里大薛莊遷來,本村薛檀樹明朝中末建村前就存在。南山有天然洞一處,深度50米,寬度
天河潭位于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天河潭是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風光為主、歷史名人隱士文化為輔的風景名勝區,距貴陽市中心20公里,距花溪13公里,具有河谷曲拐,溝壑險峻的地貌特征,融山、水、洞、潭、瀑布、天生橋、峽谷、隱士為一體。
道觀位于桑村鎮瓜園村西,現僅存大殿、三清閣及6通石碑。該道觀原位二進院,坐北朝南,南北長49.5米,東西寬18.6米。南面有門樓,高約4米,院內有古柏3棵,石碑8通。大殿3間,為古代建筑,磚瓦結構,舊有前廊,解放后維修時
長江三峽位于中國的腹地[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長二百零四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
濟寧戴莊教堂位于任城區李營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為明末清初濟寧著名畫家戴鑒的別墅,后轉賣于清官僚李澍建為私家園林。現在戴莊花園包括藎園、教堂建筑,是我國宗教建筑保存較為完整的獨一無二的整體建筑群,包括教父墓地、圣堂、修
釣魚城,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合川區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300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釣魚山由此而得名。釣魚城古戰場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