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福陵坐落在沈陽市東北郊,又稱東陵,這里是清朝的奠基者太祖努爾哈赤與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福陵始建于1629年,竣工于1651年,它背倚天柱山,草木茂盛,在這里既能感受到皇家陵園的氣勢,又能享受到清幽的自然環境。福
廣西樂業縣磨里鄉弄流屯邊上有一處幽境——布柳河,它在樂業大石圍天坑群以北,距縣城51公里。傳說中布柳河是從遠山流出的酒泉,因為壯語中“布”的意思是泉,“柳”的意思是酒。布柳河發源于田林縣境內的岑王老山,流經凌云、樂業天峨
西山又稱洞庭西山、金庭鎮,是太湖中的第一大島,島上既能看煙波飄渺的太湖湖景,也有位列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的縹緲峰,有古村,也有溶洞,可游覽的景點很多而且各具特色,農家樂和湖鮮也很吸引人。太湖大橋分成三段,從北到南串起了陸地、
圣保羅教堂于1923年落成,是南京中華圣公會的圣保羅堂,距今已有80余年的歷史了,是南京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禮拜堂。 圣保羅堂按照當時西方流行的復古主義形式設計,規模不大,是典型西歐鄉村式小教堂。保羅堂典雅精細,外觀屬于較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中國古代的驛站,其功能概括起來大約有四個:第一個是郵傳的功能,這也是驛站首要的功能,郵傳相當于現在郵電局的職能。第二個是接待的功能,相當于現代的政 府招待所,接待過往官員、各國使節等等。第三是漕運的功能,驛站瀕臨京杭大運
大梁門即開封古城西門,始建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北宋時又稱“閶闔門”。到明朝,朱元璋升開封為北京,為明都南京之陪都,改西門為大梁門。如今所見的大梁門為1998年重建,與北門安遠門、小南門新門同為開封重建的三座城門之一
溧陽市天目湖花果山果園,位于風景秀麗的天目湖旅游度假區,國家4A級景區內西側的一個半島,2000年建園,面積500余畝。園區東臨天目湖,南靠蘇、皖交界的伍員山,北近交通便捷的寧杭高速公路。果園自然資源豐富、山青水秀、層巒
雙月灣位于惠東港口鎮,即現在的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 雙月灣共分兩灣,左灣水平如鏡,右灣波濤洶涌。沙灘連綿20公里,雄奇壯觀,幾乎見不到人為開發的痕跡。沙灘寬約200米。海水清澈見底,海底平坦舒緩,離岸200米,人們還可在
文峰塔位于靖州縣城東部,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公元1799年),塔共分七層,通高二十米,塔頂有銅濤金頂柱一個。居稱能鎮山避雷.第一層塔體四周設有“百年狀元坊”共陳列28塊青石碑,塔內一層為孔圣殿,供奉著大成至圣先師孔圣人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