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趕在滄海變桑田前 可能消失的原因:氣候干旱變暖,人類活動加劇 早期青海湖的鳥島露出水平面的面積只有0.11平方公里,如今面積不斷擴大,現在已高出水平面7米左右。這說明由于氣候干旱變暖,以及人類活動加劇等原 因,青
天漠位于河北省境內的懷來縣東花園西南部的龍寶山,距北京90公里,與八達嶺長城、康西草原一線貫通,是西出京題的一片不毛之地。這里有兩座壯觀的大沙龍。東沙龍南北長300多米,西沙龍南北長近千米,寬度均在百米以上,高30米左右
在山頂有一凌霄塔,又名至尊多寶塔,一說由慧向建于梁天監十年(公元511年),一說建于唐代。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僧延福、希范重建該塔。明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僧寂默重修凌霄塔成七層。
寒冬暢快滑雪之后泡一池熱湯寒風凜冽的冬天最愜意的不是一直待在暖氣房中喝咖啡,而是能置身于健康養生的溫泉湯池中,讓暖流流遍全身。臨安湍口氡溫泉是華東地區數一數二的泉王,是距離西湖最近的天然溫泉。湍口氡溫泉除含有常規成分外,
百家巖是中國山水園林文化從宮廷走向民間的發祥地,百家巖高170米。因山縫間古柏蒼翠,古稱“柏巖”。巖下寬闊平坦,可容百家,又稱“百巖”。百家巖自古為游覽勝地。漢朝末代皇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后,經常在此賞山閱水,探景游玩,留
卓筒井是手工制鹽的活化石,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鹵的鹽井,“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發明于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徑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達數
嵩山由太室、少室兩峰組成,太室山是嵩山的東峰,相傳禹王的第一個妻子涂山氏生啟于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嵩山景區72峰,太室山占其一半,主峰名為峻極峰,名字取自《詩經·嵩高》“峻極于天”,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號癡庵、松樵;別號煙潭、漁叟;因祖居洛陽孟津,故又稱其王孟津。他在書畫上造詣高深,獨樹一幟,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書法家。王鐸故居是明清大書法家王鐸的宅第,后毀于戰火。為了弘揚王鐸書法藝術,
"遼闊的塞外風光、眾多的歷史遺跡和獨特的名族風情讓嘉峪關市成為了中國西北部著名的旅游勝地。作為自古以來的河西第一隘口,嘉峪關歷史底蘊深厚,5A級旅游風景區嘉峪關文物景區將嘉峪關城樓、長城第一墩、魏晉壁畫墓都囊括其中,盡顯
黑虎泉為濟南四大泉群之一。早在金代以前,黑虎泉就以現名聞名于世。泉水出于深凹形洞穴,通過三個石雕虎頭泉水噴出,波瀾洶洶,水聲喧喧。明代晏壁在《七十二泉》詩云:"石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