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朝臺 傾聽虔誠的赤子之心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在五臺山的五個臺頂上,分別供奉著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對虔誠的佛教而言,他們除了朝拜臺懷鎮的各處寺廟外,還要轉遍五座臺項朝拜五尊文殊菩薩,他們將這一過程稱為朝臺。他們朝臺
靖港楊泗廟建于清雍正七年,位于溈水之濱,保糧街街頭,與觀音寺比鄰,內有樓廊相通。因修建湘江大壩被拆除后僅剩內殿。內殿單體磚木建筑,正中供奉三身佛,佛像左右為陶制二十四尊諸天菩薩。為擴大古廟規模,2003年在楊泗廟的基礎上
特色亮點“三鄉”故里玉溪有花燈之鄉、云煙之鄉、聶耳故鄉的“三鄉”之稱;糁l玉溪花燈是在明代江南軍民移居玉溪后逐漸形成的一種主要的地方劇種,如今玉溪的中老年人中還有不少花燈迷,花燈之所以在玉溪經久不衰,就是因為有著豐厚
此塔為五層八面的樓閣式塔,采用青磚仿木結構,高6.82米,底邊寬0.51米。各層均以相間的菱角牙子和板檐磚疊澀挑出腰檐,檐下壁面隱出闌額、柱頭枋與轉角鋪作,檐上架設平座,八面間隔辟壺門和隱出直欞窗,四門四窗的位置逐層相錯
荊紫關古鎮,位于南陽市淅川縣丹江右岸,因為地處豫、鄂、陜三省結合部,古鎮有“一腳踏三省”和“雞鳴三省荊紫關”的稱號。荊紫關鎮有2000多年的歷史,形成于唐代,興盛于明清時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古鎮現存主要明清建筑有:荊
常州荷園坐落在常州城區西部新閘鎮,占地12.77公頃,近191畝,其中水域面積占65%以上約120多畝,總投資8000萬元。圍繞“荷文化”的主題的生態濕地公園,建有凝碧清影、曲池聽雨、秋風荷韻、寶蓮薈萃、芙蓉月色、彩面映
白玉堂始建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是曾國藩祖父曾星岡所營的住宅。坐南朝北,磚木結構,沿中軸線對稱的典型明清湘中建筑風格。分兩正四橫,另有私塾利見齋及糧倉。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門前池塘
【道教圣地--中岳嵩山(中岳廟)】中岳廟是道教勝地,歷代名道士曾在此著書講經。中岳廟位于太室山東麓的黃蓋峰下,始建于秦,原名“太室祠”。漢武帝時增修“太室祠”,北魏時改名為中岳廟。今日中岳廟基本上保留了當時的宏偉規模,具
琉璃橋,名“宇拓橋”,藏語稱“宇拓桑巴”,即“綠松石橋”。位于大昭寺西,宇拓路中段。一說建于7世紀,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修建;一說建于18世紀,為清代古跡,因駐藏大臣衙門與布達拉宮之間有條小河不便往來,而由清政
都蘭國際狩獵場是青海第一個對外開放的狩獵場。地處青藏高原北部的山地向高原主體過渡地段上的柴達木盆地東南部,海西州都蘭縣南部,面積13000多公頃,為高原高寒大陸性氣候,每年5月植被開始返青,種類較多。溝谷、陰坡、半陰坡長